中国食牛文化

新近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是全球最早驯化野牛的国家。为人类服务,贡献颇多,因此古今农民,莫不爱牛如同家人。早在唐代,朝廷还曾立法严禁宰杀耕牛,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节。

中国食牛的习俗,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上的“庖丁解牛”。北方游牧民族以牛为食自不必说,南方广东一带,盛行一种“全牛宴”,从牛头到牛尾,从牛脏到牛筋,可以做出七十八道菜,有的菜品还佐以滋补中药,把食牛民俗推向一个高的境界“牛肉干巴”是傣族名菜之一,专供贵族、头人享用,傣名“黑干巴”。牛肉干巴也是藏家必备之物,客人来了,倒上一碗青稞酒,端出一盘干牛肉,便是藏家待客的常礼。骑马人走远路马搭里装着干牛肉,饿了就拿它充饥,山珍海味也比不上。四川仁寿汪洋镇生产的干巴牛肉,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特点是薄如纸片,条粒成型,麻辣爽口。

在成都,有一种名小吃叫做“夫妻肺片”。是上世纪成都一对艰苦创业的夫妇郭朝华和张田正所创制,原初并不叫夫妻肺片,而叫“夫妻废片”。由于回民聚居区以牛羊肉为大宗肉食,但牛羊的内脏回民一般不食。每天清晨伊斯兰阿訇念经之后,把宰好的牛肉送往集市出售,内脏就堆放在屠场一角,住在附近的这对夫妇,看到废弃的内脏被白白扔掉,感到可惜,便在内脏堆里翻捡出一些回家,经过加工处理,洗得牛肚白嫩,牛舌绯红,头皮透黄,然后煮制成细嫩化渣的食品,再配合红油、花椒、芝麻、香油、酱油,加上芹菜等调和凉拌,使之麻辣鲜香。这种凉拌牛杂,价廉味美,深受基层民众的欢迎。由于原料是从废弃的内脏堆中翻捡出来的,加工时切成薄片,故称“废片”;更因菜名冠有“夫妻”二字,颇有人情味,于是名声就越来越大。后来大家觉得“废片”二字不雅,从而取其同音改为“肺片”。实际上这一名牌产品中有舌、心、肚、皮,后来还加上牛肉,偏偏就没有肺在内。

在四川达州,有一款风味食品叫“灯影牛肉”,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可以透过灯光,故有此名。其制作工艺复杂考究,口味麻辣酥脆而鲜香,深受人们喜爱。传说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作的五香牛肉片,肉厚且硬,吃时难嚼,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于是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