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猪文化!

在中国,绝大部分民众口语中的“肉”字,均指猪肉,无须诠释;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离不开肉,常云“无肉令人瘦”。四川人话语中的“打牙祭”、“拈嘎嘎”,也主要是指吃猪肉。

四川乡间有一种“九大碗”,是婚丧嫁娶必不可免的传统宴席,又称“九斗碗”,就是以猪肉为主要菜品的筵席。不管是煎、炒、炖、蒸,或冷、热、烟、熏,多为猪肉。其中的甜烧白、威烧白、回锅肉、粉蒸肉,与红烧肉、肘子汤,则不可或缺。

四川籍的苏东坡是一位美食家,爱好煮猪头,在他所撰《仇池笔记》里就有一首《煮猪头须》:“净洗锅,浅着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他自知君英管。”这部书里还讲过一个故事,北宋初年大将王全斌领兵平蜀,途中忽感饥饿,就到乡村寺庙里去找饭吃。谁知庙里的和尚已经喝醉了,见了大将也不行礼,更不害怕,王全斌觉得很奇怪,便向他索取一点菜饭充饥,他却说庙里只有肉,没有饭。王全斌就更加奇怪了,让他赶快拿将出来,结果端来一碗蒸猪头,吃起来味道特别美好。王全斌吃得高兴,便问他“你这和尚是否只知享受酒肉,还有什么别的能耐?”和尚居然回答能够做诗,请相公出题。王全斌哈哈大笑,便指着蒸猪头说,这就是题!那和尚很快写出一首律诗,非常生动地描写那碗猪头:“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饤,软香真堪玉箸挑。 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自合吃藤条。”诗中所谓“膻根”,是指羊肉。王全斌观诗大喜,随即赠给他一个“紫衣禅师”的尊贵称号,作为最高奖赏。

四川有一道名菜,名叫“东坡肘子”,就是以猪跟肉久炖而成。“东坡”名下赫赫然有一系列菜单,如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肉、东坡羹,足以构成一桌“东坡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应归结于东坡先生是个美食家,吃完后每每还以所食之物吟诗弄文:吃野鸡写《野雉》诗,吃鳊鱼写《鳊鱼》诗,吃鲍鱼写《鱼行》,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吃蟹写《丁公默送蜡蛑》,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豆粥》诗,小小一碟时蔬也成全了一首《春菜》诗。而且东坡菜系列说得上名至实归。所谓“东坡肉”,下面那首的咏猪肉诗,就是再清楚不过的明证:”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这首诗成了人们口中的“猪肉颂”,但诗中的其他句子都淡化了,只有几句演变成了民间烧肉的十三字诀:“慢着火,少着水,火候到时它自美。”

红烧肉是毛泽东的最爱,其肉色泽金黄油亮,肥而不腻,十分香润可口,现在几乎成为国宴菜品。方法是选用猪的五花睛肉,用冰糖八角桂皮煨好,先蒸再炸,然后入锅,再放进豆玻为作料面制成。

烤乳猪是一种粤菜,其地位有如一位大将军,没有哪一个粵菜的历史与名望可以向其挑战。如果溯源,烤乳猪的历史要从西周算起,那时称为“炮豚”,属于“八珍”之一。以后历代都算作珍美味,《齐民要术》还详细记录了它的特色和加工方法。清朝初期,更成为满汉全席的主打菜,获得朝野青睐,一直在官府和民间流行。由于多种原因,烤乳猪在原产地的北方地区业已失传,全国只在粤菜中流传下来。

川、滇、黔、桂的彝族,一般都要杀过年猪。按照家的食俗规矩,猪头要分成两半腌好,一半是留着主人家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另一半过年后的几天内,选择吉日由女婿送给自己的岳父母。其他部位的猪肉,除过年吃的以外,一般全部腌成脂肉慢慢地吃。昆明郊区和宣威、威宁(贵州)、冕宁(凉山)的恭人,还要自腌火腿,其中“宣威火腿”驰名全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