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类的朋友 歌颂狗的诗歌
狗这一生肖物,伴随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一路走来,关系异常亲密;凡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便有狗相随,或守护,或狩猎。因此传统的诗词歌赋里早就常见这一生肖的存在,如《诗经》《楚辞》中就有着狗的身影,仿佛狗的一举一动,都摄入了人们的眼帘。狗经常与鸡为伴,在文人笔下往往刻意描绘,写出很多优秀作品,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吟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托出一片田园情趣。在山野荒村、市廛里巷,朝日红霞之中,皓月银辉之下,能闻得几声鸡鸣犬吠,有时使人产生特殊的感觉,如唐代刘长卿《逢雪宿実蓉山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就描写了凄凉的雪夜深山,一阵犬吠给人带来了丝丝暖意。
生肖狗不仅在诗歌里占一席之地,并且在历代绘画中,也成为艺术家描绘的对象。狗的图像,最早出现在汉代石刻中,唐宋犬画珍品,有唐代阅立本的《獒犬职贡图》,五代黄荃的《芙蓉乳狗》图,对后人的影响很大。猫和狗似乎是天生的对头,宋代王朴便画了一幅《猫犬图》,请诗人楼钥为之题诗:“掉尾固自若,狸奴为惊惧。侧耳实畏之,冲目犹敢怒。诚知取形似,不吠亦不喃。对之辄一笑,聊用慰沈痼。”诗中描写的猫狗神态,十分逼真,看了不得不笑,连病都会好转。说到这里,顺便讲个民间流传的联语故事:说的是唐代戴叔伦读书时,一日午后,老师领他到郊外散步,到了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到一只大白公鸡站在高墙上伸着脖子啼鸣,老师灵感顿生,脱口说出一道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要戴叔伦对出下联。这时日色偏西他们来到黄村,忽然有只黄狗从村里窜出,对着他们狂叫,于是戴叔伦立即对出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对得相当工整。
较早的咏狗诗,有三国时吴国张俨的《赋犬》
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卢宋鹄,书名竹帛。
张俨字子节,以博闻多识而任大鸿胪,宝鼎年间曾使于晋,贾充、荀勖等与他谈论,皆不能屈。这首四言古诗,是对犬的赞美。主要说它守家看户,能显示威猛,能震慑盗贼,外出狩猎必有所获,非常尽职尽责。犬的大名早已载史册,诗中的“韩卢”、“宋鹊”,分别是春秋时期韩国和宋国的名犬,皆已名垂竹帛,后世也为之景仰。全诗言简意赅,千锤百炼。
唐代有位独特的诗僧,名叫寒山(约691-793),是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三十岁后在浙东天台山出家后来一直隐居于此,享寿一百多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寒山“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多描写山林生活,直接宣传佛理。他有一首诗,题为《群狗》,借狗来闻释社会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狰狞。卧者渠自卧,行者梁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嗳柴争。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这首五言诗比较直白,开门见山讲述一群野狗,一个个争强好胜,平时倒也悠然自得,睡的睡,走的走,互不干扰,可是遇到一块骨头,它们就会舍命拼抢,露出狰狞面目,大家争得不亦乐乎,因为东西太少,想要的太多。言外之意,人生际遇也大体如此,常因利益矛盾而激烈相争,人世社会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唐代诗人李勉(717-788)的《犬》诗,主题是歌颂狗的灵敏
谁家庭院自成春,窗有莓苔案有尘。
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
这首七言绝句,写了一只可爱的犬。隔壁是進家庭院?好像没有主人,任其树木争荣,花草竞发。窗上生有绿绿的暮苔,案上积满厚厚的灰尘。春天到了,院中花草自然成春,木自长,花自开。很久无人打理的庭院,偏偏有邻家的小犬关心它的安全有人进院折花,便隔着围墙大声吠叫,这样的狗真值得称赞!
女诗人薛涛(约768-832),字洪度,本是长安人,自幼随其父旅居成都,熟谙音律,工书善诗。韦皋镇蜀时任其为女校书,出入幕府,历经十一位节度使,皆以能诗而受知。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都曾经与她唱和过。她晚年住在成都浣花溪,打扮成女道士。卒后,段文昌为撰墓志,题书“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今成都望江楼公园内,还保存着“薛涛井”遗址。她的身世堪怜,有一系列七绝表达生活上的尴尬,其中一首《犬离主》,显然是以犬拟人之作
出入朱门四五年,为知人意得人怜。
近缘咬着亲知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这首七绝,是说犬被主人驱赶的情节。诗中说,这犬原在朱门大户走进走出四五年了,深得主人欢心,享受眠毡卧毯的待遇。可是有一天咬了主人最亲近的客人,从此失宠,再也不能在红毯上睡觉。这个情节,发人深省,难道做人不也是这样吗?
猎狗是狗类中的佼佼者,历代诗人中有不少吟咏。唐代苏拯的《猎犬行》,却不是正面歌颂猎犬,而是借故讽刺时政。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自尔初跳跃,人言多拏躩。常指天外狼,立可口中嚼。骨长毛衣重,烧残烟草薄。狡兔何曾擒?时把家鸡捉。食尽者饭翻,増养者恶壮。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这首古风大意说,猎犬没有养育成功时,狐兔猖狂,破坏庄稼,没有办法。现在猎犬成群了,可是狐兔依旧为害。自猎犬长大能跳跃奔跑时,人们就希望它能活蹦乱跳,多抓点狐兔,即使是天狼星那种狼,也希望它们能擒而食之。现在犬的身架长长了,毛衣长重了,俨然是一头成年的猎犬了。可是烧山只剩下稀薄的野草,野兔已无隐蔽之处,应该好逮,但何曾逮住过一只狐免?反而还去逮那些家鸡,骚扰群众,你说可气不可气!猎犬食量翻倍,肥壮得令人讨厌,真是可叹!那么肥壮的猎犬,不去尽力抓捕狐兔,是不是害怕“狐兔绝,良弓藏”,为自己的后路作打算?这首诗话外有话,引人深思。
宋代梅尧臣的《猎犬》,则是一种正面的肯定
常随轻骑猎,不独朱门守。鹰前任指踪,雪下还狂走。
这首五言绝句,是说猎犬不仅看家护院非常负责,而且还和猎人一起到野外去狩猎。猎物跑到哪里,它就追到哪里。人们说起狩猎,它就精神百倍,哪怕是大雪纷飞,它也弃跑如狂。因为鹰会受猎人所指的猎物踪迹而扑杀,犬则在冰天雪地里也能尽力叼回猎物,配合得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