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鸡的科学家和院士

陈景润

陈景润(1933-1996) 福州仓山城门镇胪雷村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3月1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他又对此作了改进。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吴有训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 1897年4月26日生于江西高安。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7年11月30日逝世。 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抗战期间同时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物理学化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20世纪20年代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回国后开创X射线散射光谱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培养大批优秀科学人才、发展中国科教事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永怀

郭永怀,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1909年4月4日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0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褚君浩

褚君浩(1945.3~),江苏宜兴人。红外物理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褚君浩曾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次(1987年四等奖、1993年三等奖、2005年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他于2004年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奖、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奖。褚君浩领导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显著。他担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实验室在1997年和2002年国家评估中两次评为优秀,成为连续四次评为-的实验室。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王之卓

王之卓,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1909年12月16日生于丰润县东丰台镇(今属天津市宁河县)。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5月18日逝世。 曾任武汉测绘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副院长。20世纪40年代对立体测图技术有重要贡献。50年代推导出“起伏地区航空摄影相片相对定向元素解算公式”,推演出航测成图方法和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估算公式,为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60年代提出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理论与方案。70年代提出“全数字自动化测图”构想。历时15年实现了摄影测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作有《摄影测量原理》、《摄影测量原理续编》等。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马佐平

马佐平,美国国籍,微纳电子科学家。1945年11月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4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马佐平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的科学认知及技术发展,尤其是在MOS栅介质 (包括高介电常数的栅介质)的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陈凯先

陈凯先, 药物化学家 1945年8月28日生于重庆,籍贯江苏南京。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2年和1985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俊勇

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 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测绘学报》主编。曾任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现任国家测绘局科技委主任。陈俊勇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

陈俊勇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和二等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图书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至今已发表专著9本,学术论文220余篇。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15年1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 

王希季

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俊亮

陈俊亮,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1933年10月1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0年代是有线600/12000及无线6000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参加“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数字交换网络的理论模型与测试诊断算法。承担“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及“程控交换软件单元测试系统”等数项“七·五”攻关项目,提出了程控软件测试与维护新的方法与观点。90年代开始从事网络智能化的研究,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实现了该系统的产业化,并在我国通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于1988年2004年及1999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次。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福熹

干福熹,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1933年1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光学玻璃试制基地。建立了我国耐辐射光学玻璃系列研究光学玻璃的成分和性质的关系,发展新品种。研究激光玻璃的激光及发光特性研制掺钕激光玻璃,国内第一个获得激光输出建立激光钕玻璃系列,研究过渡元素及稀土离子在玻璃中的光谱及发光性质研究玻璃的光学常数及外场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质研究玻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无机玻璃性质的计算体系。研究光存储用各种先进薄膜,发展了可擦重写新型光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等。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国际玻璃界的大奖-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

徐僖

徐僖(1921年1月16日—2013年月2月1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高分子材料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僖历任四川化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教授;成都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非金属材料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第35届副理事长;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油田化学》等期刊主编。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4种,申请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国家、部委、省级奖励,以及高分子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高分子化学育才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是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饮水思源,助人为乐”,他的最大心愿是“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 

沈珠江

沈珠江,(1933.1.25-2006.10.2),岩土工程专家。浙江慈溪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1960年获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早年把苏联学者的静力分析理论和美国学者的运动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土体极限分析理论,并提出了软土地基稳定分析的有效固结应力法。70年代后从事土体本构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提出过多重屈服面、等价应力硬化理论和三剪切角破坏准则等新概念,建议了两种新的弹塑性模型,发展了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开发了六个有限元分析程序,广泛用于大型土石坝工程的计算。近年来又开辟土体结构性模型研究的新方向,提出了新的胶结杆元件和一种基于损伤概念的双弹簧模型,并就建立现代土力学的基本框架提出自己的构想。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佛松

王佛松,高分子化学家,1933年5月23日出生,广东兴宁人。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王佛松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他于1960年至1988年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所长等职。其间于1979年作为客座教授在意大利米兰高分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8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先后兼任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石油学会副主席、《应用化学》主编、《化学学报》编委、《高分子化学》编委、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副主席、《合成橡胶工业》副主编。他是华南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并先后被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

谈家桢

谈家桢,遗传学家。浙江宁波人。1909年9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县的慈溪。他的祖父是个世传的银匠。父亲谈振镛在家乡的一个杂货铺里当学徒,以后在邮政局里当一名小职员。母亲杨梅英心地善良、勤劳刻苦。 谈家桢先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2008年11月1日7时1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