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兔的文化

千年前的辽国契丹人,是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兔子一类的小动物,是他们的狩猎对象,于是产生了与兔有关的娱乐和饮食民俗。

每年三月三辽人要举行一种骑马射木兔的游戏,以比赛箭术,模拟实战。比赛时将木雕的兔子放在选定的地方,参加者分为两组,以射中木兔多者为胜,失败的一组必须给胜组跪进酒浆,而胜者不需下马,接过酒盅,一饮而尽。

每年重阳节,辽人还有食兔肝的习俗。这一天统治者率领部族,举行射兔活动,然后选择高地,立起帐幕,共饮菊花酒,同时把兔肝切成片,蘸着鹿舌酱来吃。

在百姓餐桌上,兔肉食品种类繁多,营养学家认为,兔肉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比羊肉、猪肉多上一倍,比鸡肉也多三分之一,含有钙、铁、磷、卵磷脂、多种维生素等,国际上称兔肉是儿童益智菜,妇女美容肉。

四川广汉有名的兔制品,莫过于“缠丝兔”。相传唐朝名相房琯被贬雒县,任汉州刺史。雒县有一韩姓大户的女儿出阁,邀请房公赴宴,喜席上托上一盘金丝缠扎的腌兔,色香俱佳,大受房公赞赏,乃问佳肴何名?韩家回说还没有名字,便请房公赐名。房公思考片刻,定名为缠丝兔,从此流传至今。

当然兔子的可爱让更多人宁愿作为宠物也不想去吃它,甚至电影还衍生出了”怎么可以吃兔兔“的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