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龙的科学家有哪些

周仁

周仁(1892~1973年),字子竞,江苏江宁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民国4年(1915年),获硕士学位,系主任劝说他留美攻读博士学位,预言日后可成为著名学者,周不为高薪和名位打动,即回国。解放后,周历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馆长、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冶金研究所所长、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还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等。为发展国内钢铁工业,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周领导冶金所率先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球墨铸铁,后又在研究所内建立实验小高炉,对包头含氟稀土铁矿和攀枝花钒、钛铁磁矿的冶炼与开发利用,进行探索研究,使“包钢”得以投入全面开发、攀枝花铁矿冶炼实现风口喷吹新技术。

黄纬禄

黄纬禄,“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1916年12月出生,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1979年,被任命为研制水下发射固体弹道导弹任务的总设计师。 1982年,改为航天工业部后,担任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后,担任第二研究院技术总顾问和部的高级技术顾问。 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后,仍担任总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2011年11月23日晚,黄纬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王方定

王方定, 放射化学家 1928年12月21日生于辽宁沈阳,籍贯四川自贡。1953年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早期参加我国铀矿石的分析、处理研究。1958年开始从事-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研制了用于引发原子弹链式核反应的中子源材料,并实用于-的点火部件。参加创建了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并多次用于实践,如裂变燃耗的诊断方法等。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多价态裂变产物化学状态和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的研究,如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中等寿命裂变产物的化学状态及分累计产额等。近年来从事核燃料后处理中长寿命裂变产物元素的化学及工艺研究,如对锝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谈镐生

谈镐生,力学、物理学、应用数学家 191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江苏武进。193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数学、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5年9月28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20世纪50年代解决了一些流体力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建立了激波马赫反射理论(核0破坏理论的关键性工作)开拓了直升机翼流场的研究解决了著名的普朗特-卡门疑难求得了水翼理论的基本解。在稀薄空气动力学、湍流研究、推动力学学科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谈镐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9月28日10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杨玉良

杨玉良,高分子科学家 1952年11月14日生于浙江海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6~1988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复旦大学教授,连续两次“973”项目——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聚烯烃的多重结构及其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自尹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学家。1928年3月22日出生,浙江镇海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率先对中医称为命门之火的肾阳进行研究,发现肾阳虚证病人,其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值明显低下,经补肾中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这一结果得到国内7个省市以及日本高雄医院等研究单位的重复与公认。通过对同病异证组进行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的对比研究,推论肾阳虚证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这一成果的意义是首次用现代科学方法在国际上证实肾阳虚证有特定的物质基础。通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唯有补肾药才能作用并提高下丘脑的双氢睾酮亲和力及CRF基因的表达,对肾阳虚证达到能定性、定量以至将主要调节中枢定位在下丘脑提出多方面的有力证据。

陈义汉

陈义汉,江苏射阳人,1964年10月出生,1998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基础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1987年获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南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6月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主任,2008年11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09年11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2010年11月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2012年1月任心血管基础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义汉长期从事心脏内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2003年,陈义汉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鉴定出人类心房颤动的部分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此后他带领团队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干预研究方向上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他领衔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陈义汉的科学发现被写进数十本国外教科书和专著;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教科书《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和国际心脏电生理学名著《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From Cell to Bedside》等多处采用他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国际诊疗指南也多次引用他们的工作。他曾经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和等奖项或荣誉称号。

方俊

方俊,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 1904年10月26日生于广州,籍贯江苏武进。1923年唐山交通大学肄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5月5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初,和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1957年主持全国天文重力水准网和重力基本网的测量规划,提出方格模板计算方案,被苏联、东欧和我国的教科书称为“方俊方格模板法”。他在地图投影、天文重力水准、垂线偏差估算、潮汐改正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地图投影学》和《固体潮》等。1998年5月5日逝世。

钱保功

钱保功,高分子科学家 1916年3月18日生于江苏江阴。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3月17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武汉分院研究员、院长,兼任湖北化学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开创了合成橡胶、高分子辐射化学、高聚物粘弹性能和高分子固态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在合成橡胶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分子运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领导组织稀土顺丁、镍顺丁橡胶的表征研究。还对天然橡胶的结晶过程、聚乙烯的紫外光敏交联、高聚物体系固态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