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蛇的科学家或院士

张沛霖

张沛霖(1917.12.17-2005.9.15),物理冶金学家。平定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获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早期从事物理冶金方面的工作,在英国钢铁学会会刊上发表过《钢的冷加工》和《氢在铁和铁合金中的扩散》论文。回国后在《金属学报》等刊物发表过相变方面的论文。近30余年来长期从事核燃料冶金、核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工作,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在各种类型核反应堆的燃料元件方面,以及铀的冶金和加工方面,对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唐九华

唐九华,(1929.10.7-2001.10.27),光学工程总体设计专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光学测地经纬仪和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并推广至工业生产。60年代起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和坐标基准传递设备,用于飞行器测控,这些产品在实际执行任务中,获得0结果,并达到国际水平,为中国飞行器测控技术作出贡献。70年代后期起把光学测控系统和光电仪器的设计经验总结成为总体设计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发明光学补偿定向仪新原理。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开辟光学动态观察测试技术领域。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屠守锷

屠守锷, 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吴兴。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2年12月15日05时0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张沛霖

张沛霖(1917.12.17-2005.9.15),物理冶金学家。平定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获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早期从事物理冶金方面的工作,在英国钢铁学会会刊上发表过《钢的冷加工》和《氢在铁和铁合金中的扩散》论文。回国后在《金属学报》等刊物发表过相变方面的论文。近30余年来长期从事核燃料冶金、核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工作,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在各种类型核反应堆的燃料元件方面,以及铀的冶金和加工方面,对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雄里

杨雄里(1941年10月14日—),出生于上海。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杨雄里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经常通过科普讲座向公众普及神经科学的基本知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态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沈善炯

沈善炯(1917.4~),出生于江苏吴江。微生物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沈善炯在科学上的成就以及对祖国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使他获得国际上的声誉。1978年加州理工学院在纪念T.摩尔根(Morgan)建立生物系50周年所举行的“基因,细胞和行为”的学术会议上,特邀请他作关于固氮基因的报告。美国南加州华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协会,根据他在微生物生化和生化遗传学研究上的成绩,授予他杰出成就奖。1996年他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97年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鞠躬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1929年11月22日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鞠躬的科学研究事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神经形态学家的声誉主要建立在其中枢神经系的束路学、终纹床核的构筑学及背根神经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其后,鞠躬及其同事在哺乳动物脑下垂体前叶腺细胞周围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神经,经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脑下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这是对目前通行半个世纪以上的体液调节被他的一种挑战。同时.鞠躬领导了脑对免疫系统调节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之一是证明了催产素是一种免疫激素。

陈竺

陈竺, 分子生物学家。1953年8月17日生于上海。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为欧洲艺术、科学和人文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马普学会柏林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外籍会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曾任国家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杨槱

杨槱(1917年10月17日—),出生于北京。船舶设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杨槱分别于1962年、1979年和1986年当选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太平洋历史学会的副理事长。他多次赴日本、英国、德国和美国参观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推动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杨槱曾任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王梓坤

王梓坤,男,江西省吉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梓坤1929年4月30日生于湖南零陵。1948年考取武汉大学数学系。195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南开大学数学系任教。1955年考取留苏研究生,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攻读概率论。他的导师是近代概率论的奠基人A.H.科尔莫戈罗夫和年轻有为的P.π .杜布罗辛。1958年王梓坤的学位论文《生灭过程的分类》在莫斯科大学答辩会上一致通过,副博士学位。随后回到南开大学继续从事教学与概率论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一类重要的随机过程,即马尔可夫过程。

1977年,王梓坤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任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5月他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校长(直到1989年5月);1991年11月,王梓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3月,他应聘到汕头大学工作,出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随后还兼任汕头大学校董事会董事。

贺林

贺林,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1953年7月生,北京人。1981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1986年获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硕士学位,1987-1991年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2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研究,1993-1995年在英国MRC爱丁堡人类遗传学研究所高年资研究员;199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2000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Bio-X研究院院长;2007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2007-2012)。多所大学、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或重大项目的名誉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委员等职。两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十五、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主题和领域专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数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首届世界转化医学学会主席,东亚人类遗传学联盟主席。

目前被聘为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副主编,Human Molecular Genetics等十多种国际杂志的编委。发表SCI论文4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6部,申请和已获授权专利20多项。先后荣膺国内外多项杰出奖项。

安芷生

安芷生, 第四纪地质学家 1941年2月25日生于湖南芷江,籍贯安徽六安。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等。 

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海沉积序列的对比、研究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作出重要贡献首先引入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重建了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变迁的序列系统地提出我国中东部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论述了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的关系,分别在Nature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代表作有《最近13万年中国的古季风记录》。1991年、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吴承康

吴承康, 气体动力学家。1929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5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内,结合航天、能源等任务开展了研究。在中国弹道导弹弹头防热系统研制中,率先全面发展了烧蚀实验装备与方法,对洲际导弹弹头防热可靠性、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可行途径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燃烧学方面,对汽油机爆燃机理、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正确测定方法等基础问题有贡献。还领导开展了新型燃煤预燃室和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的研究,用于多处电站,解决了某些关键的稳燃和积灰问题。在等离子体技术方面,带头开展电弧等离子发生器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卢柯

卢柯(1965年5月23日—),出生于甘肃华池。材料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还在读博士学位时,卢柯就对非晶态金属的晶化动力学及其微观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非晶态材料的有序原子集团切变沉积化机制,解释了一系列用经典理论难以解释的实验结果,并为以后研究非晶晶化形成纳米晶体提供了理论依据。1989年,卢柯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卢柯将研究目光转向在国际上刚刚兴起的纳米材料,他独辟蹊径地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金属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这是在他博士论文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控制非晶态金属的晶化过程实现纳米晶粒的形成。这种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晶粒度易于控制、界面清洁且不含微孔洞等优点。论文在美国JApplPhys及Scripta MetallMater.发表后被引用数百次。美国《应用物理杂志》审 稿人对卢柯的这一成果大加赞赏,指出“非晶晶化法无疑对纳米材料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制备方法已成为当时国际上公认的纳米材料3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被纳米材料的鼻祖HGleiter教授写进材料科学教科书,使我国在纳米晶体研究领域一跃进入国际前列。1995年国际学术刊物MaterSciEngReports邀请他撰写此领域的专题综述。

张启发

张启发,男,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3年12月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76年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其后于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1986年回国,历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主任,兼任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管委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科学》、《Plant Breeding》、《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基因组、重要基因的分离克隆、0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作物品种资源的分析与基因发掘、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改良,形成了独自的体系和特色。主持国内外各类重大科研课题50余项。研究成果在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ure Biotechnology、The Plant Journal、Genetics、Plant Molecular Biolog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Phytopathology、Crop Science、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SCI刊源杂志引用达1500次以上。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30余次。1993获瑞典国王Baudouin奖,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返回顶部